新闻资讯
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
发布时间:2025-03-08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
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

新疆钢铁行业协会
2025年02月26日 14:36新疆

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(图1)


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(图2)

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《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》,新增了26个国家物流枢纽,对部分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。其中,新增新疆阿克苏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,乌鲁木齐为陆港型、空港型、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。


根据方案名单,至此,新疆共有9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,12个国家物流枢纽,类型涵盖陆港型、商贸服务型、生产服务型、空港型和陆上边境口岸型。分别为:乌鲁木齐、哈密、库尔勒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,乌鲁木齐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,阿克苏、石河子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,乌鲁木齐、喀什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,伊犁(霍尔果斯)、博尔塔拉(阿拉山口)、克孜勒苏(吐尔尕特)、喀什(红其拉甫)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。


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(图3)


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(图4)


国家物流枢纽是重要的物流资源配置中心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,是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抓手,在集聚整合各类物流资源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  


新增的26个国家物流枢纽均位于“四横五纵、两沿十廊”物流大通道、“十纵十横”综合运输大通道等重要通道,其中近60%位于中西部地区,将有效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支撑保障能力;与区域产业发展、消费密切相关的生产服务型、商贸服务型枢纽比重超过40%,将有效支持相关城市探索“产业集群+物流枢纽”协同发展模式,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。


本次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后,共有152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,布局建设229个国家物流枢纽(其中,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牵头将6批151个国家物流枢纽纳入重点建设名单)。


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 


陆港型:依托铁路、公路等陆路交通运输大通道和场站(物流基地)等,衔接内陆地区干支线运输,主要为保障区域生产生活、优化产业布局、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,提供畅通国内、联通国际的物流组织和区域分拨服务。


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(图5)


一、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(46个)  


北京(平谷)、石家庄、太原、大同、临汾、呼和浩特、乌兰察布、沈阳、长春、哈尔滨、佳木斯、南京、徐州、衢州、合肥、宿州、南昌、鹰潭、济南、潍坊、郑州、安阳、驻马店、武汉、长沙、衡阳、永州、韶关、南宁、柳州、重庆、成都、遂宁、广元、 贵阳、遵义、昆明、拉萨、西安、延安、兰州、酒泉、格尔木、乌鲁木齐、哈密、库尔勒  


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共计46个,共有26个省份的50个城市承载建设,其中山西省、河南省、湖南省、四川省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有3个城市,各占6.52%。



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(图6)


港口型:依托沿海、内河港口,对接国内国际航线和港口集疏运网络,实现水陆联运、水水中转有机衔接,主要为港口腹地及其辐射区域提供货物集散、国际中转、转口贸易、保税监管等物流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。


二、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(37个)  


天津、唐山、秦皇岛、沧州、大连、营口、锦州、上海、南京、 苏州、南通、连云港、泰州、宁波―舟山、芜湖、安庆、福州、厦门、九江、青岛、日照、烟台、济宁、周口、武汉、宜昌、荆州、 岳阳、广州、深圳、湛江、钦州―北海―防城港、梧州、洋浦、重庆、泸州、宜宾  


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共计37个,共有18个省份的35个城市承载建设,江苏省布局5个(占比13.16%),为全国最高。山东省紧随其后,有3个城市布局,占比11.43%。



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(图7)


空港型:依托航空枢纽机场,主要为空港及其辐射区域提供快捷高效的国内国际航空直运、中转、集散等物流服务和铁空、公空等联运服务。


三、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(23个)  


北京、天津、哈尔滨、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宁波、厦门、青岛、 郑州、长沙、武汉―鄂州、广州、深圳、三亚、重庆、成都、贵阳、 昆明、山南、西安、银川、乌鲁木齐 


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共计23个,共有21个省份的24个城市承载建设,其中浙江省、广东省、湖北省,各有2个城市,是城市数量最多的省份,各占8.70%。


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(图8)


生产服务型:依托大型厂矿、制造业基地、产业集聚区、农业主产区等,主要为工业、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供应、中间产品和产成品储运、分销等一体化的现代供应链服务。


四、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(53个)  


天津、石家庄、唐山、邯郸、太原、长治、鄂尔多斯、包头、 沈阳、大连、长春、哈尔滨、上海、南京、无锡、苏州、常州、杭州、台州、宁波、嘉兴、金华、合肥、蚌埠、马鞍山、福州、三明、萍乡、青岛、淄博、洛阳、武汉、十堰、襄阳、长沙、常德、郴州、 广州、深圳、珠海、佛山、东莞、南宁、柳州、重庆、成都、攀枝花、贵阳、玉溪、西安、宝鸡、阿克苏、石河子


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共计53个,共有25个省份的52个城市承载建设,其中,广东省、浙江省数量最多,各有5个城市,占比均为9.43%。


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(图9)


商贸服务型:依托商贸集聚区、大型专业市场、大城市消费市场等,主要为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商贸活动、城市大规模消费需求提供商品仓储、干支联运、分拨配送等物流服务,以及金融、结算、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。


五、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(53个)  


天津、廊坊、保定、太原、呼和浩特、赤峰、沈阳、大连、长 春、吉林、哈尔滨、绥化、牡丹江、上海、南京、南通、温州、金 华(义乌)、合肥、阜阳、福州、平潭、厦门、泉州、赣州、济南、 青岛、临沂、洛阳、商丘、南阳、信阳、武汉、长沙、怀化、广州、 深圳、汕头、南宁、桂林、海口、重庆、成都、达州、贵阳、昆明、 大理、西安、兰州、西宁、银川、乌鲁木齐、喀什  


商贸服务型型国家物流枢纽共计53个,共有31个省份承载建设,其中河南省、福建省,各有4个城市,占比均为7.55%。



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(图10)


陆上边境口岸型:依托沿边陆路口岸,对接国内国际物流通道,主要为国际贸易活动提供一体化通关、便捷化过境运输、保税等综合性物流服务,为口岸区域产业、跨境电商等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

六、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(17个)  


呼伦贝尔(满洲里)、锡林郭勒(二连浩特)、巴彦淖尔(甘其毛都)、丹东、延边(珲春)、黑河、牡丹江(绥芬河―东宁)、防城港(东兴)、崇左(凭祥)、德宏(瑞丽)、红河(河口)、西双版纳(磨憨)、日喀则(吉隆)、伊犁(霍尔果斯)、博尔塔拉(阿拉山口)、克孜勒苏(吐尔尕特)、喀什(红其拉甫)


国家物流枢纽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交通运输部共同布局建设,集中实现货物集散、存储、分拨、转运等多种功能的物流设施群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,依据不同的功能侧重与服务面向,分为陆港型、港口型、空港型、生产服务型、商贸服务型、陆上边境口岸型等6种类型。2019年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,23个城市榜上有名。


新疆拥有复合型枢纽1个,乌鲁木齐为陆港型、空港型、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。


01

连接亚欧的国际开放大通道


作为中欧班列出境前最后一个及入境后首个编组站,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所在区域是商贸物流集聚区,是连通亚欧两大经济圈的重要枢纽,也是中欧班列西通道距离中西亚和欧洲最近的物流枢纽。


自2015年底启动至今,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从硬件设施、到软性制度,从“东联西出”到“西联东出”,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,在商贸物流、加工制造、跨境电商等领域不断创新,其国际物流枢纽的形象变得逐渐清晰。


今年,乌鲁木齐将增强“一港、五大中心”主要承载地功能。强化国际陆港区枢纽功能,积极推进“国际回程货物分拨中心”建设,发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作用,抓好多式联运集货区二期等重点项目,创新多式联运业务模式,推行“笼车图定班列”、做优“天山号”品牌班列、增开乌鲁木齐—塔什干方向全程时刻表班列,提升集疏运水平。  


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将强化国际陆港区枢纽功能,进一步优化物流组织服务,打造新疆“天山号”班列组织平台体系,力争全年开行1350列,吸引更多货物在陆港区集聚发运。同时,将加强与境外优质物流运营商协作,共享物流仓储资源,构建“百仓百港”运营网络。探索建设国际货物回程分拨中心,提升回程班列发运数量,扩大进口贸易规模。通过聚焦产业短板和市场需求,推进汽车零配件出口、冷链物流、快件物流等业态创新发展。


02

打造世界级空港物流集群


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门户枢纽。


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持续优化航线网络布局。2024年累计运营定期客货运输航线共240条。其中,国际定期客运航线26条,通达中亚、西亚、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,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便捷的空中通道;国内定期客运航线207条,覆盖全国各大城市,为旅客提供多样化的出行选择。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还积极拓展货运航线,国内外定期货运航线达到7条,为新疆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,注入新鲜活力。


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后,年旅客吞吐量可达6300万人次,年货邮吞吐量可达75万吨,将进一步增强对中亚和西亚的运输能力,充分释放乌鲁木齐航空口岸国际客运货运双枢纽功能,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门户枢纽。


目前,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附近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初具规模、综合实力持续增强,新疆自贸试验区空港物流集聚效应更是显著。


03

“物贸引流”更开放高效


乌鲁木齐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,有着两个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:一个是向东的国内市场,乃至亚太市场;一个是向西包括中亚、南亚、西亚等周边国家市场。依托交通、贸易,打开连接亚欧的国际开放大通道,成为我国向西开放重要的交通、商贸、物流中心。


乌鲁木齐拥有富集的交通枢纽设施和商贸物流资源,以及国际陆港、国际空港、综合保税区等高水平双向开放平台,正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商贸物流中心建设,通过打造“陆、空、网”立体交通枢纽,以物流带动人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加速流动,其效率高、成本低、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作用正在不断显现。


作为新疆首府,随着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在这里交汇。乌鲁木齐将把握大势、抓住机遇,加快构建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的现代物流体系,推动“筋络”强起来,经济活力“燃”起来。


来源:投资新疆
编辑:左英
审核:谢磊